您现在的方位: 网站 >> 德语 >> 德语语法 >> 正文

德语和汉语常用文体差异

作者:赵凌燕    文章来历:东方教育    更新时刻:2014/4/10

  一篇文章的写成和了解,都受到文明的影响。这是不同文明之间文章差异的一个根本原因

。首要指出这一现象的是美国人罗伯特 卡普兰(Robert Kaplan)尽管这个说法在开端提出的

时分遭受质疑,而且罗伯特自己后来也批改了他自己的定见,可是这一现象至今仍备受重视。

文体常识会不自觉地运用在外交过程中,这一点也经由认知心理学家证明。他们以为,文体知

识是贮存在所谓的认知图式或结构内的,在外交过程中,这些固有的办法会自动地调集出来,

关于在同一文明背景下的作者和读者来说,这些文体常识有助于文章的了解,经过文章体裁的

相关常识,能够估测文章的意图,主题打开的办法,然后进步阅览速度。假如一个学习者

把母语文体常识照搬到意图语,就算是用意图语写作,也往往让人读起来很不流畅,乃至让人费

解。本文企图从表达办法,文章体裁和文章宗旨的联系来剖析汉语德语常用文体特征差异,

协助我国的德语学习者了解德语常用文体的特色,一方面能够进步阅览水平,另一方面避

免写作中呈现中式德语。


  1.文体和体裁
  自60年代的中期起,比照修辞学研讨了来自不同文明的文章在逻辑思维结构上的不同,他

们估测,母语的文章办法运用到了意图语的写作中,才会发生“混合式文章”(Mischtext)。

课的使命之一应该是让学习者把握受文明限制的文章办法,然后依据不同的情形和目标来

写作。所作之文章应该契合意图语的写作风格和结构。为到达这一意图,就要必要知道,意图

语和母语的文章体裁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德语文体学 
  文章的体裁便是文体办法的华章全体。关于文体的界说,向来议论纷纷。本文引证的是弗

莱舍 W 在《今世德语文体学》的界说(Fleischer,W. 1979,第41页。)
  Stil ist die auf charakteristische Weise strukturierte Gesamtheit,der in einem

Text gegebenen sprachlichen Erscheinungen,die als Ausdrucksvarianten innerhalb

einer Reihe synonymischer M?glichkeiten von einem Sprecher/Schreiber zur

Realisierung einer kommunikativen Funktion in einem bestimmten T?tigkeitsbereich

ausgew?hlt worden sind.(文体是语篇中各种言语现象以特别办法构成的全体,是说话者或写

作者为完成某种活动范围内的外交功用而在一系列同义的可能性中挑选出的不同表达办法。)
  李逵六在《德语文体学》中将德语的一般性文章(相关于文学作品而言)分为了信件-告诉

,报道,描绘,阐明,限制性文章,说话,评论和叙说。(李逵六,2004,第202页)。其间的

报道语体(Berichte),叙说语体(Erz?hlung),评论语体(Er?rterung),阐明语体

(Beschreibung)常常被学生对照了解成汉语中常见的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阐明文。

是否德语的文章真能在汉语里找到一个彻底对应的体裁?形似相同的文体中,都有哪些异同呢


  1993年-1994年,南京大学日耳曼学教授和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一同做了一个关于汉德

文体差异的研讨,研讨结果在1997和2001年在德国发布。其间的一些定论如下:
  汉语和德语的文章体裁并不是彻底一致。一方面分类办法不相同。汉语的记叙文既能够是

德语中的报道语体(Berichte)也能够是叙说语体(Erz?hlung),而这两种体裁在德语中是完

全不相同的。德语中的叙说语体(Erz?hlung)既能够说成是汉语中的记叙文也能够了解为小说

。另一方面,相似的文章体裁中又有很大的不同。汉语中的阐明文大体上相当于德语中的阐明

语体(Beschreibung),议论文相似于评论语体(Er?rterung),但其间的不同不能忽视。

(Lehker,2001)

 

[1] [2] 下一页

没有相关文章

德语和汉语常用文体差异
】【手机版】【材料下载】【站内搜索